《汉语大词典》:
【紙醉金迷】语出宋陶穀《清异录·居室》:“(癕醫孟斧)有一小室,窗牖焕明,器皆金飾,紙光瑩白,金彩奪目,所親見之,歸語人曰:‘此室暫憇,令人金迷紙醉。’”原比喻使人沉醉的繁华富丽的境况。后用以比喻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。清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·京师梨园》:“首善繁華之地,太平歌舞之時,幾處旗亭能謳《水調》,誰家簫鼓不按《凉州》?既紙醉以金迷,復花交而錦錯。”《孽海花》第七回:“船上紥着無數五色的彩球,夾着各色的鮮花,陸離光怪,紙醉金迷,艙裏却坐着嬝嬝婷婷花一樣的人兒,抱着琵琶彈哩。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十五章:“她叹了口气,好像她沉入了纸醉金迷的场所都是由于好剧本太少的原故。”
【金迷紙醉】谓居室和陈设精美华丽,使人迷恋醉心。后用以比喻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。宋陶穀《清异录·金迷纸醉》:“癰醫孟斧,昭宗時,常以方藥入侍。唐末,竄居蜀中,以其熟於宫,故治居宅法度奇雅。有一小室,窗牗焕明,器皆金紙,光瑩四射,金采奪目。所親見之,歸語人曰:‘此室暫憩,令人金迷紙醉。’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七回:“一霎時局已到齊,真正是翠繞珠圍,金迷紙醉,説不盡温柔景象,旖旎風光。”阿英《“灯市”》:“金迷纸醉之中,同样的有无灯的人家,突不见烟的人家,遭受了灾荒的人家。”亦省作“金迷”。清陈斐之《香畹楼忆语》:“弦絶陽春之音,金迷長夜之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