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
  • 3211阅读
  • 2回复

【夷陵之战】【彝陵之战】、【猇亭之战】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在线historysky
 
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  发表于: 2018-03-23
《大百科》《辞海》均作“夷陵之战”。湖北地名“夷陵”,清朝时曾改作“彝陵”。

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第2版:
夷陵之战(Battle of Yiling)】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章武二年222,吴军在夷陵(今湖北宜昌东南)地区挫败蜀军进攻的战役。又称猇亭之战。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,孙权袭夺荆州,擒杀蜀将关羽。章武元年七月,刘备自统大军攻吴,为关羽报仇,企图夺回荆州。孙权以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,领兵5万拒蜀军。陆逊见蜀军求胜心切,地形于己不利,采取先让一步、集中兵力、相机决战的方略,令所部退至夷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,长江东岸一带,据守有利地形,疲惫蜀军。二年二月,刘备率蜀军进至夷陵、夷道今宜都一带连营,坐镇猇亭指挥。蜀军频繁挑战,吴将急欲迎击,陆逊耐心劝止,坚守不出。刘备埋伏8 000蜀兵于山谷,派吴班在平地扎营,企图诱吴军出战。陆逊识破其计,仍不与战。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。蜀军远道出师,速决不成,且营地分散,天气暑热,兵疲意懈。闰六月,陆逊鉴于时机成熟,决定转入反攻。先以火攻破蜀军一营,继令水军封锁江面及夷陵道,分割蜀军于大江东西,火烧连营,克营40余处,蜀军死伤惨重。刘备领余部趁夜突围退向秭归(今属湖北),并令人阻塞道路以断后。陆逊为防曹魏袭吴,未派主力追击。刘备退至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,次年四月病故。夷陵之战是由防御转为反攻的一次成功战例。蜀汉国力大损,孙吴也有北顾之忧,战后双方又继续联合抗魏,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再持续40年之久。
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,公众号:jiaoduiw、jiaoduibiaozhun。郭站长联系方式:QQ32767629;微信jiaodui;手机13556123901
在线historysky

只看该作者 1楼  发表于: 2019-02-03
《辞海》第6版:
【吴蜀夷陵之战】又称“猇亭之战”。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。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),孙权攻取荆州,追杀蜀将关羽于章乡今湖北荆门西。蜀汉章武元年221,刘备亲率大军东下。次年,自巫峡连营至夷陵(今湖北宜昌东,并得武陵蛮的支援,声势浩大。吴大将陆逊先坚守不出,直待蜀军疲惫,才在虢亭今湖北宜昌市东南决战,利用火攻,大破蜀军四十余营,刘备尽失舟船器械、水步军资,狼狈逃至自帝城(今重庆奉节东,次年病死。
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】1984128日建立。在湖北省西南部、清水江中游。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龙舟坪镇。汉置佷山县,隶武陵郡。隋为长杨县,唐改长阳县。元末隶容美土司,归四川管辖。明初隶峡州府,后属彝陵州,归湖广管辖。天启七年1627属容美土司。面积3 430平方千米。人口412006。有土家、汉等族。农产有稻、玉米、小麦、大豆、甘薯、油菜籽等。并产药材、茶叶、油桐、木瓜等。有珙桐、水清、银鹊、专泉柳等多种珍贵植物。矿藏有煤、铁、锰、水银、铅、锑等。公路通宜昌等地。1956年发现“长阳人”化石。
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,公众号:jiaoduiw、jiaoduibiaozhun。郭站长联系方式:QQ32767629;微信jiaodui;手机13556123901
在线historysky

只看该作者 2楼  发表于: 2022-10-29
“夷陵”与“彝陵”

天津外国语学院汉学院 郑铁生

  公元2217月,三国时代的吴蜀之间发生了一场夷陵之战。一些历史、文学著作记述此事,有的作“夷陵之战”,有的作“彝陵之战”。以辞典词条为例:《辞海》[夷陵]:“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。”《新华词典》[彝陵之战]:“即犹亭之战。三国时吴蜀争夺荆州的重要战役。……蜀军……深入吴境五六百里,自巫峡至彝陵(今湖北宜昌东)……”:无论作“夷陵”还是“彝陵”,指的都是同一个地方,即湖北的宜昌。因此《三国演义辞典》[彝陵]这一词条,明确释为:“县名。即夷陵。属荆州南郡。故城址在今湖北宜昌东。”
  “夷”通“彝”,《说文解字段注》:“《诗》传日:夷,常也者,谓夷即彝之假借也。”《诗·大雅·民》:“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”毛传:“彝,常。懿,美也。”《孟子·告子》及《潜夫论·德化》引《诗》作“夷”。《书·周书·洪范》:“皇极之敷言,是彝是训,于帝其训 ”《史记·宋世家》引《书》作”是夷是训,于帝其训。”可见,自古就以“夷”为“彝”通假而使用。因而,长期以来,人们解释“夷陵”与“彝陵”之别时,都以普通的通假之说解释。
  但通假之说有一个问题无法解释,假如“彝”为本字,应在前;“夷”为通假字,应在后。而史书记载恰恰相反,自战国,经汉、隋、唐、直至明朝,一直使用“夷陵”二字,未见“彝陵”字样。古邑名,春秋楚先王墓地。《史记六国年表》楚顷襄王二十一年,秦将白起攻败楚军,烧夷陵:古县名,《汉书地理志》汉置夷陵县。郡名,隋改夷陵郡。明置夷陵州,清改为东湖县。直到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升为宜昌府。可见清之前“夷陵”只有县、郡、州建制的不同,作为地名从来没有用过“彝陵”二字。记述吴蜀这场战争的史书也一直使用“夷陵”二字。如《三国志·蜀书》:“二年春正月。先主军还秭归,将军吴班、陈式水军屯夷陵……”(890页)《资治通鉴·卷六十九》:“汉人自巫峡建平连营到夷陵界……”(2202页)从历代史书的记载来看,“夷”为本字,“彝”是后来出现的,并非通常所谓通假。但到底是何时出现的,又是何原因造成的,此问题一直不得其解。
  有一次,我在宜昌开学术会议,便请教了搞地方志的同志。据他们讲,用“彝陵”二字大概在清朝,原因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国,因“夷”含铲平、灭绝之意,有对少数民族侮辱之嫌,故改之。为了证实这一说法,我查阅了明代嘉靖本(公元1522年)《三国演义》和李卓吾评本《三国演义》,上面都作“夷陵之战”,而清代毛宗岗修定《三国演义》时,则改为“彝陵之战”。可见此说有据,并非一般通假之故。

  (《中国语文》2002年第3
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,公众号:jiaoduiw、jiaoduibiaozhun。郭站长联系方式:QQ32767629;微信jiaodui;手机13556123901
快速回复
限1000 字节
 
上一个 下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