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辞海》第6版:
【采莲队舞】宋代队舞。五代时,前蜀王衍曾作蓬莱山,以绿罗画水纹为地衣,上置莲花,舞者乘彩船在地衣上转动(见宋田况《儒林公议》),名折红莲队舞。宋代宫廷队舞女弟子队中有“采莲队”。舞者乘彩船,手执莲花而舞(见《宋史·乐志十七》)。另有扮演仙女的《采莲舞》,有独舞和群舞(见宋史浩《鄮峰真隐漫录》)。
【钹舞】亦称“花钹舞”、“飞钹”、“对花钹”。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。流行于很多地区。有两种表演形式:一为舞者持小钹而舞,旧时多在宗教、祭祀活动中表演。一般为单人舞,舞者两手持钹边击边舞,或两钹齐掷在空中相击,或将一钹抛起,另一钹承之,或以一手指承钹旋转,或使一钹在另一钹上立旋,或将钹系长绳,使其绕身相击。一为舞者手持大钹起舞,由青壮年男子表演。舞时围圈或成行,时而跳跃,时而俯身,闪展腾挪,抡臂击钹,或将钹相互击打、抛接,钹在空中似金盘飞舞。多以大鼓、大铙为之伴奏,故其舞姿矫健,声势壮观。彝、朝鲜等少数民族亦有钹舞,名称各异。